浅谈高层建筑的施工措施及质量控制
2022-06-29 企企科技 移动报销 事项会计 项目管理 协同办公

 摘要:现代高层建筑正朝着更高、更复杂的体型、更多样化的结构形式、更完整的功能和更全面的方向发展。现代城市的主要部分逐渐被摩天大楼占据,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敏感。特别是在城市,随着土地的紧张局势和土地综合利用率的进一步充分发挥,高层建筑正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。由于高层建筑投资相对较大,施工周期长,混凝土浇筑量大,工程质量安全特殊,本文从进一步加强质量和确保安全的角度,结合实践。
 
 1 控制高层建筑的强度
 
 1.1 配比的选定

 项目开工前,一般应根据设计要求准备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,并到法定试验机构进行分级试验。分级报告出来后,配合比试验(实验室比例)应根据分级进行,并在实际施工中进行。但问题是分级是否与现场施工过程一致。据统计,如果砂含水量增加,砂率下降2%~3%混凝土强度下降15%~20%,水泥数量影响5%~20%,石砂等级影响5%~20%;水灰比增加l强度降低5%~10%。由于影响如此之大,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。

 根据区域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比例的试验,确保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比例,如5~40mm石子,M 2.3细砂做一组,5~40mm石子,M≥2.一组粗砂等。

 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和泥浆含量,调整实验室比例,确保实验室比例的实际通用性。在实际施工中,应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查。当砂石分级不良时,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,如适混合0.5ml~10ml沙石等。

 1.2 严格的维护制度

 泵送混凝土主要用于高层建筑。泵送混凝土不仅可以缩短施工周期,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。然而,在一些项目中的使用表明,在严格的比例、原材料和振动控制下,混凝土强度仍然不足。分析其原因,主要是工期紧急,维护时间严重不足。根据相关专家的测试结果,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:全湿养护3天:空气养护28天d分别为2:1.5:1.这说明了维护的重要性。
 
 2 控制建筑裂缝
 
 我国《混凝结构设计规范》GB50010-2002表3.3.4.可以看出,在不同的环境下,不同的混凝土结构有不同的控制标准,允许最大裂缝为0.2mm~0.4mm ,但是,作为裂缝控制,预控应该是主要的。当裂缝开裂并增加裂缝时,必须进行补救。裂缝分为运动、不稳定、稳定、闭合、愈合等几种类型。虽然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裂缝是不可避免的,但从质量的角度来看,应尽可能减少。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,混凝土量大,地下室大,裂缝更有可能产生。让我们从放置和抵抗来谈谈施工措施。

 放置措施:砌筑填充墙接近梁底,留一定高度,砌筑后间隔至少一周,应为15d补砌挤压后;合理分缝分块施工;柱、梁、墙板等变段应分层浇筑。

 抗措施:①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,积极使用外加剂和混凝土外加剂,减少水泥用量(合适) 450kg/m3)。实践经验表明,经常m3.混凝土水泥用量增加10kg,水化热会使混凝土温度升高1℃。高层混凝土用量大,有时有大量混凝土,应从经济实用的角度掺入外加剂。当然,外加剂混合后,预计会对早期强度产生影响。因此,可以提交设计研究部门进行讨论和评估。②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,可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,减少泌水、收缩和水化热。数据显示:使用5~40mm碎石,比用5~25mm碎石可减少6~88用水量K/m降低水泥用量15kg/m3;用M=2.8中粗砂比用M=2.3中粗砂可减少用水量20~

25kg/m3。③在施工工艺上,应避免过振和漏振,提倡二次振捣、二次抹面,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。④现浇板中的线盒置于上、下层筋中间,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。

“放”、“抗”相结合的措施。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,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。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,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,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,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,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,应采取必要的措施(埋设散热孔、通水排热),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;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、中间、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(尤其在前3天)。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℃以内,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。   3 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  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、露天高处作业多、工作条件差,以及在有限的空间要集中大量人员密集工作,相互干扰大,因此安全问题比较突出,在此对安全管理综述以下主要控制点:

3.1 基坑支护

基坑开挖前,要按照土质情况、基坑深度及环境确定支护方案。深基坑(h≥2m)周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,且距坑槽1.2m范围内不允许堆放重物。对基坑边与基坑内应有排水措施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坑壁的监测,发现异常及时处理。

3.2 脚手架

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应经充分计算,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的脚手架方案应附计算书。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:二步三跨,刚性连接或柔性硬顶。脚手架与防护栏杆:施工作业层应满铺,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。材质:钢管Q235(3#钢)钢材,外径48mm,内径35mm,焊接钢管、扣件采用可锻铸铁。 卸料平台:应有计算书和搭设方案,有独立的支撑系统。

3.3 模板工程

施工方案:应包括模板及支撑的设计、制作、安装和拆模的施工程序,同时还应针对泵送混凝土、季节性施工制定针对性措施。 支撑系统:应经过充分的计算,绘制施工详图。

安装模板应符合施工方案,安装过程应有保持模板临时稳定的措施。 拆除模板应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先支的后拆,先拆非承重部分。拆除时要设警戒线,专人监护。

3.4 施工用电

必须设置电房,两级保护,三级配电,施工机械实现“四个一”;施工现场专用的中心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供电系统中心采用TN-S系统,即三相五线制电源电缆。

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:确保电阻值小于规范的规定。

配电箱、开关箱:采取三级配电、两级保护,同时两级漏电保护器应匹配。   结束语:   现代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和施工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施工中,这对设计、施工、监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。强度、三线、裂缝、安全都是些门类科学,值得进一步研究、探讨。

企企科技第二届用户大会
    相关文章

立即开始连接业务与财务数据

使用企企管理云连接业务与财务数据,帮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决策